沖壓(ya)切(qie)邊模具的(de)結構設計(ji)與工(gong)(gong)藝設計(ji)同等重要,應考(kao)慮(lv)切(qie)邊工(gong)(gong)藝設計(ji)的(de)影響。修(xiu)邊模的(de)結構設計(ji)考(kao)慮(lv)了強度、方向、定位、裝配等各(ge)點(dian)。
1.模具結構強度設計
模具的結構強度設計涉及到安全、質量、效率等諸多方面。模具各結構鑄件的厚度和質量直接影響模具的強度。圖7和表5是切邊模具各結構鑄件厚度的參考標準。除上述鑄件厚度應滿足要求外,其他強度不足的結構不應出現在設計中,并應在模具結構設計審查時進行檢查。
2刃口刀片的分割和結構設計
切邊模上下模切塊、廢刀、壓板構成切邊模的主要工作部件。從可操作性和可維護性的設計考慮,切削刃一般分為多個嵌件結構。有關插入部分,請參閱圖8。在平面上,切割材料的切割設置目標是與修剪線形成90°的角度,允許偏差為±10°(即80°~100°)。在橫截面上,切削刃與切削刃成90°,公差為±20°(即70°至110°),如圖9所示。如果刀塊分割不滿足上述條件,沖壓件容易產生毛刺等缺陷。為了減小切邊力,切邊模的邊緣和異形沖頭的零件通常設計成波浪形。
3壓力板的設計
修邊模板在修邊時對零件進行壓邊,其行程和壓邊面的設計非常重要。在上模切削刃接觸零件之前,壓板應確保最小預壓縮10mm。預壓縮量、切削量和最大切削刃量共同決定了沖裁板的行程。當工件厚度小于1mm時,根據經驗,壓板行程一般設置為30mm。當三個參數之和大于30mm時,按計算值設置。帶有楔塊的切邊模工作時,需驗證楔塊、壓板、導向件的同步性,并繪制行程圖,以確保其符合技術要求。為了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對切邊下模和落料板結構進行了間隙設計。但應保證其有效工作面,開放空間的參考位置和范圍如下:切邊:下模與切邊線的距離為40~50mm,壓板與切邊線的距離為30mm。沖孔:模具距沖孔輪廓30mm,壓板距沖孔輪廓20mm。
4廢料刀的結構和設置
切邊模廢料的處理直接關系到生產效率。在實際生產中,切邊模卡浪費造成的生產線停工占相當大的比例。圖10是廢料刀的結構和切削刃量的示意圖。當工件厚度大于1.2mm時,應在廢刀后設置背支撐結構,背支撐結構的角度應與刀背的傾角一致。為了防止沖壓件的毛刺和鐵屑在零件上造成磕碰,將一些規則的大條廢料切割兩次。圖11為廢料二次切割結構示意圖。設置廢料二次切割時,由于廢料切割自由,容易飛出模具,必須安裝廢料保護板。
5廢料滑道和廢料盒切邊模具的設計廢料通常通過滑出機器或設置專用廢料盒來處理。為確保切邊廢料能自由滑出工作臺,廢料滑道應滿足以下要求:
(1) 充分保證修整后的廢滑板滑道開口尺寸,滑板托盤置于滑板上端。
(2) 當滑道過長時,應設置二次折疊滑道。
(3) 一般情況下,廢料滑道的傾角不應小于25°,二次廢料滑道的傾角不應小于20°。當不滿意時,可在滑板表面貼上不銹鋼凸板,或加上圓鋼、滾輪等措施,使垃圾順利滑出。如有必要,可使用振動滑板。
(4) 布置切邊廢料滑(hua)板時,應保證其(qi)周圍(wei)模具鑄件的(de)結構強度,并保證與模夾的(de)必要高度,以(yi)免干擾模夾的(de)安(an)裝(zhuang)。通(tong)常(chang),廢料箱用于存放(fang)沖壓(ya)廢料。設置沖孔廢料箱時,應充(chong)分考(kao)慮其(qi)工作效率(lv)和人機工程學,優化廢料箱機構的(de)形狀和布置位置。
應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多方面因素。對沖壓切邊模具的(de)修(xiu)邊和(he)沖孔(kong)質(zhi)量(liang)進行了(le)生(sheng)產和(he)設計。優化的(de)修(xiu)邊工藝設計和(he)模具設計不僅決(jue)定了(le)汽(qi)車沖壓件的(de)修(xiu)邊質(zhi)量(liang)、制(zhi)造(zao)成本、生(sheng)產效(xiao)率等,而且(qie)對制(zhi)定修(xiu)邊缺(que)陷(xian)的(de)解決(jue)方案(an)有很大的(de)幫助。